元宇宙—經典概念的重生

元宇宙—經典概念的重生

從人工智能計算公司英偉達宣佈推出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礎的模擬和協作平台,到日本社交平台GREE開展元宇宙業務;

從字節跳動斥巨資收購VR創業公司Pico,到Facebook宣佈將在5年內轉型至一家元宇宙公司並將公司名稱改為Meta…

元宇宙的迅速「躥紅」,不僅引得科技公司在元宇宙賽道上爭相佈局,各行各業對元宇宙的爭論也喋喋不休~

準確來講,元宇宙不是一個新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

1992年,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說《雪崩》中首次提出元宇宙(Metaverse)概念並這樣描述:「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

這一表述與「Meta(超越)+verse(宇宙)」的合成概念實際相吻合,可理解為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卻又超越現實世界的虛擬數字世界。

「在元宇宙中,你將可以完成幾乎任何你能想象到的事情——與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工作、學習、玩耍、購物、創造等,這是完全不同的體驗」。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闡述元宇宙時如是表示。

電影中的場景或許能更好幫助公眾理解這一概念。

2018年,電影《Ready Player One 頭號玩家》中所呈現的虛擬遊戲宇宙「綠洲」,被不少人認為就是「元宇宙」的未來。

在電影中,主角韋德在貧民窟的破舊車廂里,穿戴上VR設備之後,成了虛擬世界「綠洲」當中的另一個自己「帕西法爾」,並結識了很多朋友。

在「綠洲」,玩家們可以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通過勞動和競技可以掙錢;挨揍時,韋德在現實的肉身也會立刻感到疼痛……甚至,生活在「綠洲」里的人們逐漸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價值理念與特徵。

有關元宇宙的例證雖比比皆是,但業界對於元宇宙的概念卻尚未達成一致結論。

例如,從技術視角看,有人認為元宇宙就是一個3D虛擬空間;從感知視角看,元宇宙亦被認為是神經元感知的延伸和具化;從經濟視角看,元宇宙可看作是跨越實體和虛擬的新型數字經濟形態;從認知視角看,元宇宙又是一種機器視角對現實世界的認識……但有一點幾乎是公認的,元宇宙意味著虛擬與現實的界限將會日益模糊。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